瀛如律師事務所為您解讀國際減災日
來源:本站 發布時間:2018-11-23 13:43:00 閱讀:3633關于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
1989年,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將每年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三確定為“國際減災日”,旨在喚起國際社會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重視,敦促各國政府把減輕自然災害列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。2009年,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改為每年10月13日國際減輕自然災害日,簡稱"國際減災日"。
10月10日下午,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三次會議,研究提高我國自然災害防治能力和川藏鐵路規劃問題。
習近平強調:
加強自然災害防治關系國計民生,要建立高效科學的自然災害防治體系,提高全社會自然災害防治能力,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國家安全提供有力保障;規劃建設川藏鐵路,對國家長治久安和西藏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,一定要把這件大事辦成辦好。
2018年10月13日是第29個國際減災日,主題是“減少災害損失,創造美好生活”,強調關注災害對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的負面影響,推動落實《2015-2030年仙臺減輕災害風險框架》中減少災害直接經濟損失的目標,降低災害直接經濟損失占當地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。
發生火災怎么辦?
捂住口鼻、熄滅身上火源、尋找逃生出口。
《守護生命十大黃金法則》
一、地震:遇地震,先躲避,桌子床下找空隙,靠在墻角曲身體,抓住機會逃出去,遠離所有建筑物,余震蹲在開闊地。
二、火災:火災起,怕煙熏,鼻口捂住濕毛巾,身上起火地上滾,不乘電梯往下奔,陽臺滑下捆繩索,盲目跳樓會傷身。
三、洪水:洪水猛,高處行,土房頂上待不成,睡床桌子扎木筏,大樹能拴救命繩,準備食物手電筒,穿暖衣服度險情。
四、臺風:臺風來,聽預報,加固堤壩通水道,煤氣電路檢修好,臨時建筑整牢靠,船進港口深拋錨,減少出行看信號。
五、泥石流:下暴雨,泥石流,危險處地是下游,逃離別順溝底走,橫向快爬上山頭,野外宿營不選溝,進山一定看氣候。
六、雷擊:陰雨天,生雷電,避雨別在樹下站,鐵塔線桿要離遠,打雷家中也防患,關好門窗切電源,避免雷火屋里竄。
七、暴雪:暴雪天,人慢跑,背著風向別停腳,身體凍僵無知覺,千萬不能用火烤,冰雪搓洗血循環,慢慢溫暖才見好。
八、龍卷風:龍卷風,強風暴,一旦襲來進地窖,室內躲避離門窗,電源水源全關掉,室外趴在低洼地,汽車里面不可靠。
九、疫情:對疫情,別麻痹,預防傳染做仔細,發現患者即隔離,通風消毒餐用具,人受感染早就醫,公共場所要少去。
十、防化:化學品,有危險,遺棄物品不要撿,預防煙火燃毒氣,報警說明出事點,運輸泄漏別圍觀,人在風頭要離遠。
瀛如寄語
生命,是自然給人類去雕琢的寶石,
珍惜自然,保護環境,減少災害,
遇災不慌,妥善應對,互相關愛,
讓生命之寶石大放異彩。